“世上只有妈妈好,有妈的孩子像块宝,投进妈妈的怀抱,幸福享不了。”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,都会跟着旋律轻声地歌唱,唱到动情处,总会有某种液体湿了眼眶。
妈妈,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听的名字,给了我们伟大的爱和无私的奉献。母亲的爱,是柔软的风,在我们烦躁的时候,给我们送来清凉,母亲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我们发狂的时候,任凭我们冲她咆哮,冲她发火,还一个劲的心疼我们的人。母爱的伟大首先是包容,包容着我们的脾气和不知天高地厚的幼稚,也包容着我们任性和无理取闹。有多少次,明明是我们故意惹母亲生气,母亲却还要哄着我们,吃饭时往我们的碗里夹着她舍不得吃的菜,削水果时,递给我们的永远是最大最甜的,她却总是吃已经坏掉一半的。
母亲是一个种树的人,我们就是她种下的小树苗,她不仅要呵护着我们的成长,在风雨中把我们扶正,在阳光下给我们浇水,还要把我们身上因为成长而横生的枝枝叉叉,给我们拿掉,改掉我们的坏毛病,让我们茁壮成长。当我们能够笔直的挺起脊梁站在人世间的时候,耗费了母亲太多的心血。
母亲,只是一个瘦弱的女子,却为了儿女,一肩挑起生活的重担。一头担着儿女的悲欢,一头担着生活的明天。寒来暑往,母亲肩上的重担,把母亲的腰压的微微有些弯,母亲却不肯卸下一点点,总是说:“我还年轻,还能干,干着活,还能锻炼身体,省得还得去锻炼。等干不动了,你们让我干我也干不了了,那时候再休息。”
春去秋来,岁月在母亲的耳鬓留下了霜花,年轮在母亲的脸上撵下了一道道印痕。母亲的活力却不减当年,依然包揽着家务,把家里家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,纤尘不染。家中的大事小事,只要在母亲力所能及以内,母亲只会让我们看到她的劳动成果,而不让我们参与她的劳动过程。年复一年,母亲都在倔强的干着,忙着,乐和着,里里外外的操劳着。
在我们上学放学的路上,总是有母亲那 望的身影,风雨无阻。那双在家门口 望的眼睛,看着我们上学,看着我们放学,在我们慢慢成长的春夏秋冬,始终不曾更改过。那双 望的眼睛,在我们离开家外出工作时,依然没有更改,转过山水,穿过红尘烟雨,无论我们在何方,母亲的眼睛都没有离开过我们。每逢季节转变时,那提前打来的电话,是牵挂的叮咛。每逢有病毒传染感冒猖獗时,那一句句焦急地询问,是母亲穿越时空的惦记。母亲的爱跟随着我们走在天涯海角,母亲的爱伴随着我们走过人生的春秋冬夏。
母亲的爱是暖阳,燃烧自己的生命,是为了驱走我们的严寒,不管这个世界多么凄凉,我们做出多么让母亲心寒的事,只要我们回家,永远会看到母亲那关切的目光。
当我们拿着自己的工资卡时,母亲却还在担心着我们在外面钱够不够花,每次回家,都会往我们的口袋里塞几张她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,还一个劲地叮嘱:“穷家富路,在家里怎么也好办,在外边一定不能缺了钱,好好吃饭,好好照顾自己。”
不为人父母,不懂得父母的含辛茹苦,自己的儿女不远行,不懂得父母那牵肠挂肚的滋味。自从我有了女儿以后,就深刻地体会了做母亲的艰辛,也懂得了那份牵肠挂肚的滋味。当看着女儿从襁褓中一点点长大,怕她冷,怕她热,怕她饿着,也怕她撑着,那一份小心翼翼的呵护,是甜蜜的担忧,是担惊受怕和幸福甜蜜混杂的快乐。看着她呀呀学语,看着她一步一步走出屋门,看着她一点一点的懂事,每天都沉浸在一个做母亲的快乐中,也感受着做母亲的那份柔软的心情。
儿女永远是母亲甜蜜的牵挂,没有年龄的限制,也没有身价高低的不同,春夏秋冬,旋转的年轮永远无法磨平母亲那因牵挂而波动的心。母亲,却经常被我们遗忘在一个孤独的角落,酒吧里的灯红酒绿,KTV里的狂歌欢舞,我们在用疯狂消磨着时光,母亲在用牵挂担忧着我们的冷暖。我们在大把的花钱,填补空虚的灵魂,母亲在节衣缩食,为我们贴补家用。一斤大米,一包食盐,我们减少一次应酬就能买下用个三年五年,母亲却在节省着,让家里的米缸从不见底,身上那件退了色的毛衣,十几年了还在穿,说是丢了可惜,其实是心疼花那几十块钱。
请善待自己的父母吧,趁着父母还健在,为他们做一顿饭,递一杯茶,端一盆洗脚水,用简简单单地陪伴,伴随着老人过个幸福的晚年。